《红楼梦》恐怕无人不晓,但是用陶艺来体现《红楼梦》中的意境还是有史以来头一次。中国著名岭南艺术家黄新本用现代陶艺把源于林黛玉的《葬花吟》描绘的淋漓尽致,创造了《红楼梦·葬花》系列作品。
1-webp
       如黄新本先生的口述,现代陶艺装置作品《葬花》的创作源于一个炎热夏日午后,打盹后朦朦胧胧地醒来,眼前一片粉红,突然一本老书滑落-《红楼梦》,灵感就这样出现了。《红楼梦》是古典文学的奇葩,思想内容及其丰富,人物塑造的个性深刻,诗词歌赋更是堪称一绝。陶艺装置作品《葬花》源于林黛玉的《葬花吟》,那个多愁善感、聪慧过人、才华横溢的痴情女子!
       黛玉若能现身,她会为这位当代艺术家为她创想的这场和她有着相同心灵频率的葬花而喜笑颜开吗?会因为那一份懂得而感怀涕零吗?但愿那如诗如花的灵魂得到永远的安息……
       石头将再次见证一场今生不能,来生再续的前缘……
       黄新本是个多彩又多才的艺术家,他的艺术造诣是全方位的,当你的思绪和视线都不能从他出色陶艺装置《葬花》中离开时,心不禁乱了……此时,眼中只有花、耳中只有那百转回旋的凄美吟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末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
2-webp
       在这场盛大2米乘12米的陶艺装置作品-《葬花》里,黛玉复活了,这位衣袂飘飘、美丽孱弱、才情满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痴情女子,手持香锄,柔肠寸断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低吟浅唱着她的愁绪满怀,依然是“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依旧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对自己命运的不甚悲悯,然而,黛玉,当时光反穿越到今天,站在这个懂她的艺术家灵性的创作里,聪颖的你,那诗意的灵魂是否可以得到一种幸福的安慰与快乐?在那石头记下的故事里,那个前世与你有木石之缘的人是否曾给过你这样的懂得和呵护?……
3-webp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白皙的粘土被制成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的石头,四面被精心画上中国水墨梅花、写意的梅花,或含苞或怒放,洒落在刚毅凛然的枝干间,似乎寓意着“桃李明年能再发”,哪管“刀锋霜剑严相逼”!石头的中间是个凹槽,或方或长,是花的灵柩,庄严而安然地安葬着这朵朵飞落的花骨,艺术家以此寓意着红楼梦里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石头所见证的这段前世今生的情缘,难道只有在花冢中才能到达温暖的彼岸?才能安静地栖息,彼此相拥,地老天荒?……
4-webp
       艺术家用陶精心制做了粉色小梅花,这自然的精灵虽然“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但芬芳永存,风华常在!艺术家用其美好的想象,灵巧的双手将此意念固化、保存。人们徜徉其中将不再伤春悯人,而是一种积极向美的人生态度!那嶙峋的梅枝无时无刻不在用它的力量与身姿诉说着一个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人们情不自禁要为陨落的花红喝彩和高歌,她们的生命开启了艺术家如诗的灵感与彻悟。我们依然可以沉浸在黛玉葬花吟的凄美与伤情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动致深,对这位身世不幸的女子,对她的才情、她的性格命运和归宿深深理解与同情,而她本人如同一片陨落的香瓣,魂归何处?只愿安息在这洁白如玉,花丛环绕的香冢里,从此不再有眼泪和哀怨!以石头为见证……
5-webp
       一眼望去,绘满梅枝与花朵的正方形香冢高高矮矮,错落有致,摆放在10米开外的水池之中,中间杂以黑色小正方体,动感流畅,恍若山石溪涧,落花朵朵缓缓飘零……我们的目光又怎能从那安睡着花朵的灵柩里移开?那美丽的挨在一起的小生命仿佛在对我们绽放着它们最后而永远的微笑……
6-webp
       这是一场多么特别而高贵的葬花吟,在浩渺无边的宇宙里,我们的生命又是何去何从?我们情归何处?我们同样希望我们的生命也会象这片娇艳的花骨,在短暂的风华过后,能够永久地安息与宁静,获得生命终极的尊严与礼赞!而美的记忆和如诗的情感如同我们的艺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以石头为见证。
7-webp
8-webp
       思绪在这片花海中久久徘徊,太多的领悟,太多的感动!黄新本先生小创作中的大震撼,小世界中的大人生!在这个陶艺装置里,艺术家将诗情、画意甚至故事的情节融汇在陶的制做和创意里,将自己对人生、对爱情和对艺术的理解排阵在壮阔的阵容中!
       艺术家用自己奇特的视角和语言诠释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风貌!梅花有着柔美的花身与坚强的枝干,有着纤巧的外形与缜密的心思,如同人类的思想!而花冢的硬质洁白源于泥土也终将融入柔软的泥土中!艺术家天人合一的理想也将在这泥土掩盖花魂的一瞬间得以永恒地实现!

 

作者 admin